新型红箭12反坦克导弹的图片
《简氏导弹和火箭》杂志日前报道,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在今年6月举行的2014欧洲军工展上,首次展示了红箭12反坦克导弹。消息称红箭12是中国首款"发射后不管"反坦克导弹,刚研制成功不久,已装备中国陆军部队。
据报道,红箭12导弹类似于美国标枪、以色列长钉,是一款可单兵携带的便携式反坦克导弹,也可以装在车辆上使用。红箭12反坦克导弹系统总重22千克,导弹及运输/发射筒一起重17千克;运输/发射筒长1.25米、直径大约170毫米;导弹尺寸没具体数据,但估计长度在1米左右,直径约为135毫米。
红箭12导弹的导引头采用了非致令式热成像仪、以及白光CCD摄像机,具备昼夜作战能力。白天光线良好的情况下,红箭12最大射程达到4公里,夜间受热成像仪的作用距离影响,最大射程下降至2公里。
红箭12导弹具有两种飞行模式,一是传统的直线飞行模式,另一种是采用弧线飞行弹道,以俯冲攻顶的方式攻击坦克等装甲车辆的顶部。红箭12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能做到"冷"发射,允许从建筑物或掩体发射,起飞火焰不会伤及射手。
红箭12采用了串联式聚能战斗部,能够对付加挂爆炸反应装甲的装甲目标,总破甲穿深达到1100毫米均质轧钢装甲。红箭12导弹的目标除了坦克装甲车辆外,还可攻击掩体、建筑物、以及低速飞行的直升机。
红箭12基本就是美军标枪反坦克导弹的翻版。
从以上这些描述看来,红箭12属于第三代反坦克导弹,基本上就是一款翻版标枪,属轻型反坦克导弹。红箭12有着如下优点:
一、采用自动寻的,具备"发射后不管"能力,射手在发射导弹后可以马上转移,将遭受敌方反击火力杀伤的概率降到最低。
二、配备红外热成像仪,不但具备夜间作战能力,也保证了雨雪烟雾等恶劣天候下的正常使用。采用红外热成像仪的自动寻的,比起二代反坦克导弹也增强了抗干扰能力。
三、拥有"攻顶"模式,可以打击敌方坦克脆弱的顶部。尽管标枪、红箭12等导弹的串联式聚能战斗部破甲穿深都达到1000毫米以上。但现代的甲与矛之争,天枰目前是倾向于装甲的,例如美军M1A1H1型坦克的炮塔正面,由于厚度大、采用贫铀复合装甲,防破能力估计超过1500毫米厚度的钢装甲。美军M1A1H1坦克在海湾战争中曾被己方A10攻击机发射的小牛导弹误击,但小牛导弹重达56千克的聚能战斗部竟然也没有击穿M1A1H1的炮塔正面。俄军的T-90S坦克尽管主装甲较弱,但加挂"接触5"爆炸反应装甲后,它的防破能力也达到1200毫米。所以本身重量、尺寸有限,战斗部重量有限的单兵便携式反坦克导弹,要想对现役坦克造成有效威胁,就必须采用"攻顶"的方式。
四、标枪导弹系统组成里包括了一个发射控制装置(CLU)。CLU本身也包含了一具热成像仪,方便射手在夜间和恶劣天候下观察、瞄准。美军士兵在实战中发现CLU的高清晰度红外影像极具战术价值,以至于在作战中即使不携带导弹,也会携带CLU加强班组的观察能力。从红箭12的图片来看,它的发射控制装置也配备了热成像仪。
标枪、红箭12的最显著改进是增加了“攻顶”模式,打击坦克最薄弱部位。
红箭12有诸多优势,那么同级别反坦克导弹,中国陆军现在主要在用什么?仍是爷爷辈的红箭73。
中国陆军反坦克导弹大致可以分为军级、师级和团级,红箭9系列重型反坦克导弹为"军级",装备于集团军下属炮兵旅的反坦克导弹营;红箭8系列为"师级",装备于步兵师或旅下属炮兵团的反坦克导弹营;红箭73轻型反坦克导弹为"团级",装备于步兵团炮兵营的反坦克导弹连,机械化步兵则每辆步兵战车(一个班)一具。
红箭73是仿自前苏联AT-3萨格尔反坦克导弹,也是我国第一代反坦克导弹,1978年设计定型,导弹直径0.12米,长0.85米,翼展0.4米,重11.3公斤。采用目视跟踪、手动控制、导线传输指令,可攻击500米至3000米距离内的坦克、装甲目标或暗堡。
直白地说,这就是一款"手动控制"的火箭弹,极考验射手操纵水平,实战命中率很差。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,埃军步兵以超量发射AT-3导弹的办法来作战,被摧毁的以军坦克面上往往覆盖满了AT-3导弹的指令传输导线。这种情况看得苏军顾问直斥埃军浪费。
红箭73另外一个缺点是聚能战斗部破甲穿深仅有500毫米,无法对付第三代坦克的复合装甲。
于是,中国陆军这些年来也在升级红箭73,先是推出红箭73B,增加了红外测角仪,系统可以自动跟踪导弹并测角,攻击时射手只需要将瞄准具持续瞄准目标,火控计算机就可以自动给出飞行控制指令,指挥导弹飞向目标。这使得红箭73B升级为与红箭8同属第二代反坦克导弹。红箭73B还改进了聚能战斗部,破甲穿深增加至850毫米,甚至超过了红箭8的基本型号,具备了打击第三代主战坦克的能力。
红箭73B之后还有红箭73C,最大改进是使用了串联聚能战斗部,进一步提升破甲穿深,具备对付爆炸反应装甲的能力。
中国陆军红箭73C导弹已将AT-3的升级潜力挖尽。
但正如前面所述,红箭73无论如何改进,它已经无法对抗现有的大厚度复合装甲、贫铀复合装甲、采用重型抛板的爆炸反应装甲。有线制导方式,也使得射手无法及时规避敌方的反击火力。所以即便是最新的红箭73C,它早在20年前、甚至是在未诞生之时,就已落后于时代。
红箭73家族在服役35年后迎来接替者红箭12,与中国陆军全方位加强火力的发展趋势相符。不过红箭12虽好,但有一点是令人觉得难以承受的,那就是这类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价格。红箭12的价格目前仍未得知,但可以对比美国标枪导弹的价格,美国对外出售标枪导弹系统,CLU单价均在10万美元以上,导弹单价则在5-8万美元之间。
想象一下,士兵只轻轻按动发射按钮,"biu"的一声,一辆奥迪A6轿车就这么打了出去,战争是何等的烧钱?!用价格昂贵的红外成像自动寻的导弹,去打击数百万美元一辆的现代化主战坦克或许还可以接受,但要是对付静止的机枪阵地、掩体或建筑物这些,最好还是能够有一些效能满足、价格又足够便宜的选择。
或许中国陆军还应该为红箭12导弹系统,发展一款采用低成本惯性制导技术的导弹,专用于攻击静止的低价值目标。这国外也已有同类产品,瑞典的MBT-LAW就是其中的佼佼者。(文/张明 杜松涛)
MBT-LAW这类反坦克导弹的特点是采用低成本惯性制导,价格较为低廉。
版权声明:本文系腾讯军事《讲武堂》栏目独家稿件,欢迎非商业转载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