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当“怀念哥哥”和各式表白联袂刷屏网络,便是愚人为乐时。今天又是愚人节,传说中“骗人不犯法的日子”,在此节点上,会赶大集般抖包袱的可不止段子手们,很多人都是整蛊法、愚人术新招怪法迭出。亲朋好友间玩起“恶搞嘉年华”,你欢我喜倒也无妨,但得看到,刷参与感的还有很多以媒体(包括自媒体)面目示人的机构或个人运营者,趁此时机批量炮制起愚人新闻来。
趁“节”打铁发布应景消息,从新闻生产“逐热而动”的特性看,无可厚非。而新闻呈现,也无需拘泥于呆板文风,轻松打趣也挺好。但无论其时效多么快、形式有多活,都不该摒弃其底线原则——真实,也即所谓的新闻的生命线。此处的“真实”,不拒绝轻松勾画但拒绝虚构编造,不拒绝话题效应但拒绝故作的耸动效果。揆诸时下,许多愚人新闻,其实就是对时事热点的讹传式加工,抑或是臆造出某个政策、桥段、结果等等,把那些似真实伪的消息载入“愚人”程序,而其意图指向也很明显,那就是:恶搞以图吸睛,哗众然后取宠。在这里,玩笑披着“新闻”的外衣大摇大摆,虚假新闻和恶作剧傻傻分不清楚。
如果说,个人间的打趣愚弄关键在于“度的拿捏”,那对国内媒体来说,问题或许不在“愚人新闻”该怎么制作,而是它不应不合时宜地存在,毕竟这牵涉到媒体职责和“开玩笑的自由”的内在冲突。
媒体包括某些自媒体出品人的职责本分,就是传播真实消息,而真实也铸成了其公信力的底座。在媒体公信的兜底下,出了消息公众往往也宁信其真,哪怕它是假的,很多人也会基于信任惯性和受众心态,识别不出其玩笑的成分。因而媒体的“闹着玩”,远比小道消息更容易造成认知误导,其风险亦难以把控。
尽管愚人节节庆气候会涵养出对“戏弄”、“整蛊”包容的氛围,但这难改媒体职责伦理。对媒体而言,就算攻陷新闻真实性的“凶手”是无意识恶搞,那也值得批评。尤其是考虑到愚人节舶来时间不长、国人还未普遍形成愚人节意识的当下,它更不应该在西方媒体的恶搞做派背后效颦。事实上,不用说1993年《中国青年报》愚人节特刊刊登的《重奖知识分子新政策出台:博士可以生第二胎》等“假新闻”造成的社会秩序冲击,就说去年的“华润万家收购家乐福”传闻引发的舆论震荡看,就能看出媒体“愚人”的负面冲击波。
许多人在过愚人节,但媒体伦理和法律都不过愚人节。之于媒体,角色职责已框定了其行为边界,只要造谣传谣都可能越界,哪怕初衷是幽大伙一默。要知道,假新闻就是假新闻,其过失责任与后果分量不是轻飘飘的“玩笑”二字能轻易承载的。所以,愚人节再喧嚣,媒体就别跟着掺和造“愚人新闻”了。
腾讯新闻特约评论员:佘宗明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