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新闻网达州4月10日讯(吴阳波 记者 张骥)4月10日,在达州万源市竹峪镇檀木寨村熊家山组,一位年逾五旬的农妇杨继春,她靠自己在砖厂“搬10000匹砖挣150元钱”的方式做零工,不仅照顾起两个残疾儿子和八旬的婆婆,还为亡夫还掉了近3万元外债。如今,杨继春的家庭经济虽然拮据,但她时刻笑着面对生活,靠自己辛勤的劳动撑起了一个家。
幸福家庭祸不单行 两儿子残疾丈夫因病去世
30年前,杨继春通过媒人介绍,认识了檀木寨村熊家山组的刘贤斌。第二年,他们办理了结婚登记,婚后,夫妻俩勤劳致富,过上了幸福的日子,并于1987年6月生下了长子刘世平,孩子的到来,使得家庭更加幸福美满,夫妻俩于次年9月再得一子,取名谢明超。
一对儿子出生后,夫妻俩更加幸福,将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两个可爱的儿子身上。为了补贴家用,刘贤斌不得不外出务工,他先后前往广州、上海、北京等地务工,由于文化低,他只能靠体力劳动,在上世纪90年代,挣的钱并不多,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,小两口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的。
就这样,小两口的两个儿子到了上学的年龄,纷纷步入了学堂。但在孩子10来岁的时候,老大刘世平逐渐出现脚软,走路摔跟头现象,这可急坏了刘贤斌夫妇,他们赶紧带着儿子前往万源、达州等地进行治疗,收效甚微,他们始终没有放弃。听说广州有家医院对于这种病疗效好,夫妻俩就前往广州,听说西安的医院可以就去西安,最后去了重庆一家大型医院,可等来的病情检查结论是“循环神经压迫”。
就在这时,二儿子谢明超也患上了这样的病,这让原本捉襟见肘的家庭更加困难,但夫妻俩没有放弃,仍然四处求医。最终,还是没能将兄弟俩的病治好,经鉴定为肢体二级残疾。可就在家徒四壁的时候,刘贤斌被检查出肝硬化晚期,由于家庭经济困难,刘贤斌只能靠药物保守治疗,为了给3个病号治病,幸福美满的家庭欠下外债3万元,不幸的是刘贤斌于2012年8月离他们而去。
身处困境坚持不倒 每天搬砖挣钱还债撑起家
自丈夫刘贤斌去世后,杨继春变得沉默寡言了。每当她想到自己的处境,想到孩子的未来,想到还有年近80岁的婆婆需要照顾时,她只得擦干眼泪,咬紧牙关,为了家人继续坚持下去。“我不能倒,我倒了的话这个家就垮了”,这句话时常在她脑海徘徊,而她也清晰记得丈夫在世时经常对家里人说道,虽然我们的儿子患病了,但我们不能给政府添麻烦。
为了丈夫的这句话,杨继春鼓起勇气面对艰难的生活。她有想过外出务工,因为这样工资高,但家里的两个儿子生活不能自理,年近80岁的婆婆无人照料;若不出去挣钱,谁又来养家?几经思量,杨继春最终选择了在离家一公里的砖厂上班。
据杨继春介绍,她的工作就是把砖从地上搬运到货车上,每上10000匹砖能挣150元。除非家里有事,她一般情况下不会缺工,因此平均每月能挣3000元,有时候甚至整晚整晚地加班。因为每天都要耗费高强度的劳动力,渐渐地她身体也开始吃不消,一旦停下来,她的身体就像垮了架,每到半夜,全身痛得不行,加之没有精力种植粮食,没有养猪,吃的、穿的都得花钱买,个人营养也跟不上。
在这样的条件下,杨继春时刻也没忘记还远在熊家山山上居住的婆婆刘克春,80岁的婆婆现已无法行走,并且伴随耳鸣。天气好的时候,杨继春会上街买几斤水果,让刘世平、谢明超兄弟给婆婆送去,并在那住上几天,刘世平、谢明超兄弟要回家,还得找车去接,因为兄弟俩的病情,走路经常摔跟头,走上坡还能慢慢爬,下坡就根本没法走。
然而,兄弟二人也深知母亲的不易,他们会在母亲上班的时候给母亲做饭。因为行动不便,导致家里唯一的电器已摔得不堪入目,“骂他们吧,孩子是孝顺自己;不骂的话,看到辛辛苦苦挣钱买来的电器被毁又实在是不忍心。”每每看见这样的场景,杨继春都欲哭无泪。
可喜的是,在杨继春的坚持下,因丈夫生病欠下的几万元债务,目前还得只欠5000元了。这些年来,在获悉杨继春的家庭情况后,万源市妇联给予了她“贫困母亲”帮扶慰问资金,当地政府、村支部、村委会也积极为刘世平和谢明超办理了农村低保。面对这些帮助,杨继春感激万分。她说,“我们不能给政府添麻烦,虽然苦点、累点,但苦并快乐着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