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如果,我死在了手术台上,以后别人问我的孩子妈妈是谁,他们该如何回答?”
她是最胆小的妈妈。她不敢冒险手术,害怕突然死在手术台上,孩子们还没记住妈妈的模样。当她被诊断患癌时,女儿2岁,儿子刚满1个月。
她也是最伟大的妈妈。为了陪伴孩子们的成长,她放弃手术台上的冒险,一直靠止痛药来减轻痛苦。5年过去了,女儿上小学了,儿子快5岁了。这时,她的病情恶化了,生命危在旦夕。
她叫王远远,今年26岁。
上周,为了不让孩子们失去妈妈,她决定再勇敢一次,接受了手术。
昨日,成都商报记者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了解到,血管外科赵纪春教授团队接受高难度手术的挑战,10余个小时的全力以赴,换来了这位母亲重生,圆了她的“母爱之梦”。
拒绝手术 希望能看着孩子长大
昨日,手术过去一周,因为手术创面大,如今王远远还住在监护病房。病床上的她留着一头短发,身体瘦弱。“1.6米左右的个子,只有80来斤。”一旁,老公魏草看着王远远,有些心疼。
“被查出患癌时,小儿子还不满一个月,大女儿也才2岁多。”魏草说。在华西医院,王远远被确诊为腹膜后肿瘤,肿瘤确诊为恶性且累及腹部大血管。因为刚生完小孩,王远远身体极其虚弱,如果做手术风险太大,手术中可能大出血而危及生命。
“孩子那么小,实在不忍心离开他们。”回想5年前,王远远眼泪不停流出,“万一死在手术台上,以后别人问孩子的妈妈是谁,他们该如何回答。”
为此,远远拒绝了手术,一定要陪在两个孩子的身边,不管多久,希望能看着孩子一点点长大。
全力救治 不能让孩子失去妈妈
最近一年来,远远病情加重,懂事的丹丹放学回家,会守在远远的床边,哭着说妈妈“怎么了”,并不停帮她按摩,远远心中更是痛苦,“如果我不在了,孩子该咋办?”
一次,丹丹哭着回家,说有校友母亲因病去世。“没了妈妈,好可怜。”丹丹哭得很伤心,远远心中更是纠结,“无论手术风险再大,都要做手术。”
今年6月,魏草与远远来到华西医院,寻找到了血管外科主任赵纪春教授。5年前为其就诊的医生也是他,“作为一个母亲,当年她为了孩子放弃手术,我们尊重她的决定。”赵纪春说,5年后她再次找到他,这一次同样是为了孩子,“这是一位了不起的母亲,这种精神也激励着我们用尽全力来救她,不能让孩子失去妈妈,尽管手术风险极大,他们也充分信任我们。”
“手术在上周进行,从下午1点直至第二天凌晨2点。”远远充分相信医生,并坚信一定能再次见到孩子们。最终,她顺利战胜了在死亡线抗争的手术过程,手术后回到重症监护室,她苏醒了,不久便开始排尿,肾功能在逐步恢复。等远远手术完全康复,他们还将同相关肿瘤专家进行会诊,对远远进行进一步的治疗。
记者手记
伟大妈妈的背后
有一位妙手仁心的好医生
今天,像聊天一样,王远远向我讲述5年的患癌经历。说到孩子们的趣事时,她笑得纯粹;回忆病情时,她皱眉沉思,那是一段她不愿再开启的记忆。再聊到手术,她眼神里闪烁希望。
我融入到她的悲欢苦乐中,我更明白,这场意味着新生的手术,之于她,之于她的孩子,她的家庭的重大意义。祝福她的孩子们,你们的妈妈可以继续陪着你们,慢慢长大。
离开病房,我看见赵纪春正准备着下一场手术。赵纪春,王远远手术的主刀医生,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外科教授。去年,“妙手仁心·成都好医生口碑榜”评选活动中,他获得“10强金口碑好医生”。
如果没有他10多个小时的全力以赴,没有精湛的技艺来挑战高难度的手术,结局是否还这般美好?作为这篇新闻的记录者,我想对赵纪春说声“谢谢”,你用医者的妙手仁心,成就了母爱的延续。 |